在山东泗水,一所小学的阳光大课间变得别具一格。8月6日,泗水县高峪镇马家峪小学的校长李灿带领学生们,用传统的八段锦进行“习武修身”。这不同于常规的广播体操,八段锦在古筝、琵琶音乐的伴奏下,让学生们在柔和缓慢的动作中强身健体,感受东方文化的韵味。
李灿校长表示,八段锦不仅仅是健身,更是传承文化的载体。学校将八段锦融入语文、道法、科学、美术等课程中,让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县教体局青少年体育科科长于敏认为,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是“五育融合”的天然载体,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。泗水县教育和体育局出台了相关文件,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和艺术实践活动,并已取得初步成效。同时,为了确保学生的课间时间,县教体局鼓励中小学将课间休息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,并安排每天两个4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,确保学生每天至少有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。
县教体局每年还会联合各大运动协会举办足球、篮球、乒乓球、排球、田径“五大联赛”,搭建班、校、县三级联赛平台,通过学校主导、协会赋能、家庭参与的方式,构建起全方位的学生体育健康服务网络。近三年来,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9.2%,近视率下降5.1%,在全市学生体质抽测中连续三年位居第一。
县足协秘书长张明介绍,他们不仅提供专业的教练和裁判,还开发了“赛事育人”课程包,将“公平竞赛”教育融入联赛中,细化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行为规范。学校还设计了“亲子运动”“视频竞赛”等创新形式,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,增进亲子关系,拉近家校距离。
泗水县近年来将校园体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,通过课程改革、学生评价改革和校园特色建设,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基础教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县教体局总督学王瑞说:“体育是最好的‘粘合剂’,通过联赛、亲子游戏和社区活动,孩子们学会了拼搏,感受到了陪伴,视野也得到了拓宽,健康成长的‘同心圆’就这样绘成了。”(杜正义 宋天宇)